马边彝族自治县
2019年部门预算编制方案
一、收入预算编制口径
县级部门和乡镇收入预算根据资金来源可分为公共财政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事业收入、上级补助收入、事业单位经营收入、用事业基金弥补收支差额、上年结转收入、其他收入等;根据资金管理方式又可分为公共财政管理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财政专户管理收入、其他未纳入财政专户管理的收入。
各部门和乡镇应按照不同来源分别编制收入预算,汇总后形成全县部门收入预算。其中: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收入、地方教育附加等,在县财政局测算收入规模后,由县级相关部门根据测算情况编制收入预算。
县级部门非税收入计划根据有关政策法规、收支管理政策的规定,由各执收部门以全年相关事业、行业发展态势为依托,深入分析影响收入因素,并参考近年收入情况后,综合测算非税收入规模,并由财政部门汇总形成收入计划。
二、支出预算编制口径
支出预算包括基本支出预算和项目支出预算。
(一)基本支出预算的编制。
基本支出预算是行政事业单位为保障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所编制的年度基本支出计划,内容包括工资福利支出、商品服务支出、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三个部分。
1、工资福利支出。(以2018年7月工资为基数)
——基本工资项目
行政单位在职干部工资项目包括职务工资、级别工资。
事业单位人员工资项目包括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
机关单位技术工人工资项目包括岗位工资和技术等级工资。
——绩效工资项目
教师、卫生、其他事业按规定填列月发放部分。
——津贴补贴项目
生活性补贴、工作性补贴(公务员和参公人员):按规定填列月发放部分。
年终预留部分:教育、卫生、其他事业和工勤人员填列2018年应发放的年终绩效工资和年终奖励性绩效工资。奖励性绩效工资以2017年12月基本工资为标准列填。
艰苦边远地区补贴:按人社部发〔2016〕12号文件规定,厅局级每人每月700元,县处级每人每月590元,乡科级每人每月510元,科员及以下每人每月450元。
保留津贴:每人每月116元。
特殊岗位津贴:按照国务院和人事部、财政部发文批准执行的岗位津贴。
——奖金项目
年终一次性奖金:公务员(含参公人员,不含实施绩效工资的教育、卫生和其他事业、工勤人员)的基本工资额。
——保险项目
行政事业单位(含提前退休人员)养老保险按工资总额(含年终一次性奖金、事业人员年终绩效工资)的20%、医疗保险按工资总额(含年终一次性奖金、事业人员年终绩效工资)的6%、失业保险按工资总额(含事业人员年终绩效工资)的0.6%、工伤保险按工资总额(含年终一次性奖金、事业人员年终绩效工资)的0.8%计算单位应缴部分;行政事业单位职业年金由大财政统一列保留预算,预算单位不再单独预算职业年金。
2、商品服务支出。
商品服务支出包括公用经费(含行政事业单位的人均公用经费和教师生均公用经费)、工会经费、职工福利费。公用经费按系数法确定。
——公用经费:公用经费基数统一按8000元/人年,系数根据单位职能从0.6—2.2不等,行政、事业人员统一标准,全年公用经费为基数×系数×人数。纪检监察、政法委、公(含森林公安)、检、法、司、消防部门,继续贯彻纪检监督保障经费和政法经费保障机制,按省市规定标准核定包干公用经费,不再列填福利费、工会费。
——生均公用经费:义务教育阶段的初中、小学学校在校学生生均公用经费按小学20元/年、中学40元/年标准核定。
——职工福利费:川人工〔84〕63号文件规定,按照基本工资的3.5%提取。
——工会经费:工发〔131〕号文件规定,按照职工工资的1.2%提取。
行政单位(包括参公事业单位)公务员(包括参公人员)交通补贴:按2018年6月发放标准测算全年数列入预算。
3、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的编制。
(1)离退休人员经费
由于行政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退休人员不再由财政发放退休费,由社保局发放退休人员工资,离休人员由单位计算离休费列入单位预算。保险局统筹内的不再编制预算,保险局统筹外的部分由原单位编制预算(可提取财政供养人员管理信息系统数据)。
(2)单位丧葬费、抚恤费按有关文件规定年终按实追加。
(3)遗属补助:按照县人事部门逐人核定的月补助标准发放。
(4)住房公积金:按全额工资的12%标准提取,按测算表据实填报。提前退休人员住房公积金由原单位编制预算,如2018年有正式退休的,按实际月数测算。
(5)村(社区)干部基本报酬补助及其他村级支出标准:
根据马府办发[2015]13号,在任村干部基本报酬补助标准为:村党支部书记每职每月1650元,村主任每职每月1490元,副支书(副主任)、村文书、村纪检小组长每职每月1320元,村妇代会主任(计生干)每职每月260元,村民小组长每职每月550元,人口在3000人以上的村,村干部的基本报酬补助标准上浮10%。村办公经费整合农村公共服务运行费作为项目支出,统一更名为“基层组织活动和公共服务运行经费”,标准为每村8万元(其中:年初项目支出预算列4万元,剩余4万元待上级指标下达后追加)。
在任社区干部基本报酬补助标准为:①县城所在地的民建镇社区书记每职每月2900元,社区主任每职每月2700元,社区副书记、居委会副主任、专职干部、文书每职每月2500元,社区纪检小组长每职每月1500元。②其余乡镇社区党支部书记每职每月2600元,社区居委会主任每职每月2400元,社区党支部副书记、居委会副主任、专职干部、文书每职每月2200元,社区纪检小组长每职每月1320元。③社区妇代会主任每职每月260元,社区居民小组长每职每月550元。④村(社区)办公经费统一更名为“基层组织活动和公共服务运行经费”,各乡镇按马边财政[2017]70号文件《马边彝族自治县基层组织活动和公共服务运行维护保障机制实施方案》统一编制预算。基层组织活动和公共服务运行维护经费保障标准为年平均每村8万元。具体为:村管辖人口1000人(含)以下的,保障标准为6万元;1000人至2000人(含)的,保障标准为8万元;2000人以上的,保障标准为10万元。
五保户按集中供养4800元/人年,分散供养4080元/人年;优待金不分城镇、农村按4800元/户年。离任三职干部按马委办发[2008]10号文件规定,连续任职10年以上且符合文件规定条件的按每任职1年50元的标准补助,直至死亡;任职未满10年、正常离职的村干部按每任职1年100元的标准一次性补助。
(二)项目支出预算的编制。
项目支出预算指部门在基本支出预算以外,为完成特定的行政工作任务或事业发展目标而编制的年度项目支出计划。经费拨款安排的项目支出必须以自治县委、政府的有关批示为准,单位在上报时须附相关批示或证明,常年性项目需重新清理论证,根据文件批复截止时间、项目实际执行需要、项目细化程度、绩效评价结果等综合编制,严禁以“基数+增长”的方式笼统编制预算,对于论证不充分的常年性项目一律不予安排;罚没收入、行政性收费收入、专户收入等非税收入安排的项目,单位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如实编制好本预算内收费收支、罚没收入收支、专户收入收支和其他收支预算,因执法执收产生的成本性支出,要详细列报具体用途,不能笼统列报“工作经费”等支出。
1.实行项目绩效目标管理。
按照新《预算法》规定,各单位编制2019年度项目支出预算时,需编制详细的项目绩效目标。财政将对单位提供的项目绩效目标进行审核确认,该绩效目标将作为项目细化管理、中期评估、绩效评价等相关工作的参照依据。
2.实施项目库管理。
2018年及以前年度常年列入单位预算的经常性项目(不含一次性项目)、2018年县委政府正式批示在2019年解决的项目(此类必须填列批示文号并提供相应纸质文件)、单位确因2019年工作需要需新增的项目(无政府批示)等全部在部门预算管理信息系统中反映。县财政视当年财力和事由的轻重缓急报自治县委、政府决定项目“财政纳入预算”、“备选”、“淘汰”。在年初预算成立后确定为“淘汰”的项目,原则上当年不再执行;在年度执行中有新增财力后,必须从列入“备选”项目库的项目中选择。
3.认真编制政府采购预算。
单位应对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包括有可能淘汰的项目)中涉及需要通过政府采购实现的项目进行认真填报。原则上只有在部门预算管理信息系统政府采购预算表中填列的项目才能在当年实施政府采购。
三、政府支出预算科目的编制
政府支出预算按功能分类和经济分类设置。支出功能分类反映政府主要职能活动,分设类、款、项三级。类级科目综合反映政府大职能活动;款级科目反映为完成某项政府职能所进行的某一方面的工作;项级科目反映为完成某一方面的工作所发生的具体支出事项。支出经济分类是按支出的经济性质和具体用途所作的一种分类,反映政府的资金投向。根据四川省支出经济分类改革要求,自2018年起,预算编制工既要确保支出功能分类科目的准确性,也要准确编制支出经济分类科目。各单位务必高度重视支出经济分类科目预算编制,下一步部门预决算信息公开都将细化到支出经济分类科目,因此,必须要确保经济分类的准确性。
为进一步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准确性和规范性,预算编制时应遵循以下要求:
一是收支对应的原则,即基金收入、专项收入安排的支出,应编入对应的项级科目;
二是行政单位(含参公单位)的支出,在职人员基本养老保险费和提退人员养老保险费、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等特殊性质的支出由专门科目反映;其他基本支出由“行政运行”科目反映;重要的专项项目支出由单设的专门专项科目反映;其他未单设项级科目的项目支出由“一般行政管理”科目反映。需要说明的是:凡支出来源为基金的,无论人员经费、公用经费还是项目经费均必须填列相应基金支出科目。
三是事业单位(不含参公单位)的支出,在职人员养老保险缴费、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等特殊性质的支出由专门科目反映;其他基本支出由“事业运行”和“机构运行”科目反映(注意“机构运行”还可反映维持机构运转的项目支出);重要的专项项目支出由单设的专门专项科目反映、未单设科目的其他项目支出在该款下的其他科目中反映。
各部门(单位)在申报预算时,应根据支出项目类别准确选取功能科目和经济科目,财政部门将严格按照预算科目下达预算。
四、预算编制“二上二下”流程
各主管部门负责审核和汇总本部门(含下属二级预算单位)收支预算,在规定时间内用部门预算管理信息系统编制完毕审核无误后交对口的预算股、行财股、农业股、社保股和经济建设股,业务股室会同基本支出股、国库股、国资办对相关收支项目进行预算内外收支预算、国有资产等审核,修改后交由预算股进行汇总,完成“一上”;
县财政局根据各单位上报的年初收支预算,在财力允许的范围内,下达部门预算控制数,完成“一下”;
部门根据下达的指标控制数,对本部门计划建议数进行修改后再次上报财政,完成“二上”;
财政部门对上报预算数进一步审核后,汇总编制成县级预算草案,报自治县委、政府研究,经自治县人大常委会同意后批准正式下达各部门执行,完成“二下”。